| 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生工作 | 学生动态

【社会实践】澳门3044永利官网梦绘怀来文旅振兴建设小队 在怀来——设计实现乡村振兴

一、项目介绍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文旅融合促进乡村发展的政策号召,715日至16日,工业设计系研一、研二学生携手几位大一新生,在李洪海老师、安丛老师和齐兵老师的带领下,乘坐高铁前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王家楼回族乡晏家庄村。此次实践活动旨在深度践行“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理念,充分利用晏家庄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以及张家口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挖掘并激活其文旅发展潜力。







实践团队计划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行动,包括细致的实地调研、深入的访谈以及创新的设计方案制定与实施,来提升怀来县文旅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设计的力量,促进当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项目团队进行了初步规划,准备从平面视觉设计、交互体验设计以及特色产品设计三大维度入手,聚焦于村容村貌的美化提升和对外宣传推广强化两个方面。通过视觉系统设计、互动体验项目设计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设计,全方位展现晏家庄村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访,从而激发乡村活力,推动怀来县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工业设计的智慧与力量。

 

二、项目背景





怀来县,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15°,北纬40°。王家楼回族乡是怀来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地处怀来县北部,北与赤城县接壤,东与北京市延庆区接壤,西、南与存瑞镇毗邻,京礼高速河北段第一个出口在此乡境内,交通便利。

晏家庄村位于王家楼回族乡政府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距怀来县城15公里,地处省道宝平公路西侧2公里,背靠燕山山脉,村内有清真寺一座。全村329户,852口人,回族人口433人,两委干部5人,党员50名。总面积10.6平方千米,粮食耕地163.4公顷,粮食总产量870吨;蔬菜作物总产量491吨;肉产量186吨。农业产业主要以种植疏菜,玉米为主,亩均可收入2300元。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王家楼回族乡发挥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坚定不移走高端生态养殖发展道路,把发展林麝产业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将资金、政策重点倾向“双富”行动村,依托怀来智扬天宝科技有限公司,在发展养殖、产业配套、尖端科技研发上不断前行,不断突破,形成了一中心、三区、一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中心”即“林麝细胞产香科技研发中心”,投资建设国内一流细胞研究实验室,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岛农业大学等专业团队合作,深入研究林麝细胞结构组成、泌香机制,通过类器官培养、激素刺激,目前初步检测出麝香类物质分泌,为实现工业化量产迈出坚实一步。“一基地”即晏家庄村林麝养殖原料供应基地,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建成23座现代化错季蔬菜种植示范区,与智扬天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建设原料供应基地合作意向书》,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种植胡萝卜、黄豆等经济作物,密植桑树、榆树等树木,实现包产包销,切实推动集体增收、农民富裕。

 

三、实地调研





71514时许,3044am永利集团工业设计系的老师和同学们顺利抵达晏家庄村村委会,受到了王家楼回族乡党建办副主任、村书记与村宣传委员的热情款待。他们带着淳朴的笑容迎接大家,还特地为每人准备了清冽甘甜的山泉水,这一举动不仅让远道而来的师生们感受到了乡村的热情与好客,更在无形中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在村书记的详细介绍下,老师和同学们得以一窥晏家庄村的独特风貌与深厚文化底蕴。





随后,老师和同学们参观了精心布置的村落特色展板,这些展板生动展现了晏家庄村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近年来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取得的成就。





紧接着,老师和同学们深入村民家中及蔬菜种植大棚,与村干部及村民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与考察。在村民家中,同学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乡土人情,了解了村民们的生活状况、收入来源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在现代化的农业大棚中,同学们亲眼见证了现代农业技术在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显著成效,对晏家庄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通过走访,老师和同学们收获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也深刻感受到了晏家庄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勃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四、设计献策







在做了充分的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后,老师和同学们迅速集结,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围绕设计方案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会议中,大家一致决定从平面设计、交互体验及产品创新三个维度出发,从村容村貌和宣传推广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助力乡村振兴。

 

五、设计展示

设计方案一 晏家庄村研学打卡方案设计







设计说明:该手绘地图的主题是“研学打卡活动季”,旨在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晏家庄村,深入体验和了解当地的文化和自然风光。手绘地图以晏家庄村的地形为蓝本,用图形标记出村落中的最佳旅游打卡点。该宣传地图可以放置在入村口处、村委会、广场等关键位置,以便游客能够轻松获取到所需的信息和导航指引。此举旨在提升游客在晏家庄村游览的便利性和满意度,同时进一步吸引外界对村落旅游资源的关注与兴趣,促进村落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设计说明:该镂空透卡涵盖了晏家庄村古门楼、山泉水、牛羊养殖场、蔬菜大棚四处村落特色景点,使得整体设计更具地域代表性和识别度。游客可以随身携带这些卡片,配合手绘地图的使用,前往晏家庄村的各个特色景点进行打卡拍照。也可在怀来县的任意一个地方进行拍照,并留存纪念,增强旅游体验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设计方案二 包装设计、logo设计及IP设计



 

 



设计说明:王家楼回族乡的 Logo IP 设计旨在展现其独特的文化与产业特色。在设计中,特色牛羊肉被巧妙地融入,以生动的形象展示晏家庄村在畜牧业方面的优势。牛羊图案的细腻描绘传达了牛羊养殖环境的优越与良好,表达养殖者对品质的坚持错季蔬菜元素突出了晏家庄村在农业创新方面的成就。蔬菜形象饱满、生机勃勃,象征着晏家庄村农业的繁荣发展。在 IP 形象的动作设计上,IP人物手捧新鲜蔬菜,欢迎四方来客;Logo采用圆形构图,将上述元素环绕其中,寓意晏家庄村的团结与繁荣。设计不仅是视觉上的呈现,更是晏家庄村精神内涵的生动表达。

 

设计方案三 数字乡村交互设计展示





 



设计说明:成员们在走访中发现,王家楼回族乡晏家庄村的蔬菜大棚与肉牛养殖基地布局分散,且缺乏明显标识,导致过往旅客难以识别这些为晏家庄村的特色产品,对其销售优势知之甚少,也不知如何购买,从而流失了大量潜在客源。进一步观察发现,目前村内主要通过KT板和墙绘等传统方式进行展示,缺乏现代化的信息化展示手段,难以有效吸引并告知游客相关信息。因此,团队计划设计一款智能交互界面,旨在让抵达怀来站的旅客能够清晰直观地了解王家楼回族乡的特色农产品,同时提供便捷的购买指引,以期提升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界面分为三个板块,有机农业、特色畜牧业、林麝产业,来到怀来旅游的游客可以根据自身喜好了解并购买相关产品。

设计方案四 logo及包装设计









设计说明:针对牛肉产业的包装设计,团队考虑到本地牛肉以肉质鲜美且无饲料添加剂为特色,因此采用绿色包装打底,旨在直观展现牛肉的自然鲜美与健康属性。牛肉的logo采用简笔、半卡通风格进行设计,希望能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目光,与绿色包装相得益彰,共同实现品牌宣传与产品推广的双重目的。在王家楼回族乡林麝养殖产业方面,成员选择以一幅淡雅的山水画作为包装背景,以白色为底,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氛围,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麝香及其衍生产品(如香囊药材、麝香药酒等)的信任与好感,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的拓展。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暑期实践,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工业设计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在实践中学习到了如何将设计思维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让同学们了解到,设计不仅仅是创造美观的产品,更是通过创新解决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晏家庄村的实地调研之旅中,同学们深入其地,细致入微地探索了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底蕴、自然风光的壮丽以及村民生活的真实面貌。这些第一手资料,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缓缓展开在同学们眼前,使他们对乡村振兴这一宏大课题的复杂性和丰富多样性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认知。

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设计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应当深深扎根于本土文化的沃土之中,尊重并巧妙利用当地的独特资源和文化特色,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从平面视觉的精美呈现到交互体验的人性化设计,再到特色产品的创意开发,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团队的智慧与汗水,共同绘制出一幅幅助力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这一系列设计方案,不仅有效提升了晏家庄村的村容村貌,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还大大增强了该村的对外宣传效果,吸引了更多游客的目光,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村民们从中受益匪浅,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而同学们也在这份付出与收获中,深切感受到了作为设计师的自豪与成就。他们更加坚信,设计不仅是一种艺术创造,更是一种能够切实改变社会、造福人民的强大力量。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继续与晏家庄村保持联系,跟进项目实施的效果,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同学们的设计方案能够为晏家庄村乃至更广泛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持久的活力与积极影响。同时,也期待将这次实践的经验推广至更多的项目中,充分发挥设计的力量,为社会带来更多正面变革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