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3044永利官网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二次集中学习研讨活动" />
会上,中心组成员在依次交流发言后,大家又围绕如何聚焦智能制造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机械工程学科和机械类专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围绕机械工程博士点申报,进一步凝练学科建设方向、突出学科特色,建设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学+专”深度融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专业工程认证持续改进措施的落实与反思、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等以及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调研问题开展交流。
学院党委书记韩俊彦结合近期学习同与会成员分享交流。韩俊彦表示,党的二十大把“两个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写入党章。“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是百年大党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认识的凝练升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同毛泽东思想“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相比,“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应对了现今新的时代背景,同时又增加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现在的普适价值归结起来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这二十四个字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非常紧密。我们的传统文化来源于儒家,2500年前,孔子创立的儒学思想在中国是占统治地位的,武以安邦、文以定国,儒家提倡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一直到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他们是相结合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归结出社会主义新风尚,也是和传统文化思想分离不开的。我们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必须要结合、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陈出新。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正是无数的仁人志士在爱国精神的激励和感召下,怀着对国家民族的无限热爱,拼搏、奋斗,奉献、牺牲,才使得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明才得以延续、辉煌。像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忧国忧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为饱受战乱之苦百姓的深切呼吁;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超越个人得失、心系国家人民的理想境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风骨和浩然正气;惨烈悲壮的崖山海战,丞相陆秀夫负帝跳海殉国,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殉国,宁死不降、何其壮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情操。他们虽处于封建时代,但是爱国主义精神却是跨越时代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枝一叶总关情”,展示了文人风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政为民精神,更是道出了为政之根本就是为民的理念。
作为学院领导干部,应坚守为政为事、服务师生的初心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优秀传统文化“根”和“魂”。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去,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