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新中国最美奋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李素丽应邀到访我校为师生作专题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昕热情接待了李素丽,双方围绕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文化育人实践路径以及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陈昕代表学校对李素丽到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校发展脉络与办学成就。他指出,学校近年来抢抓战略机遇期,持续优化现代化教学环境、稳步扩大招生规模。学校深度参与“沙河高教园区联盟”建设,依托资源共享机制与学科共建平台,与联盟单位协同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陈昕特别强调,学校将持续完善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支撑体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他期待学校与李素丽团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公益品牌项目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交流。
基于“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的实践经验,李素丽表示,志愿服务不仅能提升社会责任感,更能为职业发展积累宝贵经验。她建议学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培养体系,通过项目化运作引导学生“帮助他人、快乐自己”。针对非遗文化传承,李素丽以团队打造的“古琴文化”走进政法大学为例,建议依托我校工科优势学科,开发非遗特色课程,打造文化实践基地。
陈昕代表学校向李素丽颁发澳门3044永利官网学生德育导师聘书。
随后,李素丽在勤信讲堂为师生作题为《快乐学雷锋 幸福做志愿》专题报告,传递奉献精神,激发青年担当。在专题报告中,李素丽以“三个18年”为主线,分享了她从售票员到公益领路人的奋斗历程。第一个18年,她在公交岗位上深耕服务,将车厢打造成“流动的社会课堂”,用专业与温情赢得乘客信赖;第二个18年,她投身公共服务管理,担任北京公交客户服务中心主任,架起政府与百姓的沟通桥梁;第三个18年,她扎根公益慈善领域,创立“李素丽工作室”,打造“快乐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在全国组建70余支志愿队伍,开展乡村振兴、心理援助、非遗文化推广等项目,惠及数万群体。
李素丽结合新时代对青年的需求,从自身经历、人生感悟、志愿情怀角度出发,向师生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做岗位奉献的“真情利他者”。以热心、耐心、恒心服务社会,脚踏实地钻研学业;二是做激情工作与热情生活的“平衡者”。精进专业技能,统筹学习与成长;三是做家国情怀的“践行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勇担时代使命;四是做幸福能量的“传播者”。以志愿服务传递温暖,用举手之劳点亮他人。她勉励信息科大学子珍惜校园生活,锤炼本领、涵养品格,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报告尾声,李素丽深情朗诵原创诗歌《奉献之歌》,讴歌劳动者与志愿者的无私精神。她表示:“志愿服务没有终点站,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在场师生齐声喊出“快乐学雷锋,幸福做志愿”的口号,将气氛推向高潮。
能源2301班杨璇在报告会后表示:“李老师的志愿经验分享让我深受触动。她用耐心换取真心,将志愿活动变成了一件越做越‘上瘾’的事情。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深深感染了我,也激励着我去帮助更多的人。这种爱心的传递,让世界变得更加温暖。我也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传递爱与希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研2404班栾昊宇表示:“李老师用‘小车厢,大社会’的亲身经历,生动诠释了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志愿服务不是负担,而是传递温暖、收获成长的心灵滋养。通过李老师讲述工作室开展公益志愿的故事,我深刻体会到,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给他人一个台阶,我的服务就上了一个台阶;商品可以等价交换,但真情永远无法用价值衡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志愿服务,在奉献中感受幸福与成长。”
校团委书记王晗,澳门3044永利官网党委书记英树志,党委副书记、院长苏鹏,党委副书记张晓莹,以及澳门3044永利官网张勤俭教授参加交流。
1